“做科研工作要经得住磨炼,同时更要兼顾全面发展,践行初心,肩负起强国有我的使命,让科研成果助力各行各业发展。”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鲍鱼直播2022级博士研究生张世杰这样勉励新同学们。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在校期间,张世杰以专业排名第一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和参与身份发表SCI论文13篇,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个人累积志愿者服务时长800余小时。担任光学工程(学硕)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期间,他把组会“搬进”支部里,打造科技创新型党支部,支部获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引领同学们做与党同行、锐意进取的新时代青年。
张世杰
做科研就像“盖房子”
“心比天高,脚踏实地,坚持耕耘,必有收获。”导师庄松林院士的励志箴言一直回响在张世杰心中。刚读研时,张世杰除了上课,把剩下的时间一股脑投进了实验室。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他就多向老师学习、多跟学长学姐讨教。
“问”绝不是单单的“只问不学”,在实验室之外,张世杰规定自己每天至少精读一篇学术论文:“起初这件事每天要花上好几个小时,但这就好比‘搭房子’,不多读些论文当基石,科研的房屋是立不稳的。”渐渐地,读文献成了一种习惯。张世杰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的学科优势,不断用勤学日夜浇灌科研的“种子”。
张世杰(右二)和同学们交流科研细节
信息的储存容量和传输安全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在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验,张世杰提出的液晶集成超表面光储存加密技术,实现了在制备小型化、高通量光学加密平台上的新突破,在纳米尺度即可实现多种模式下信息的存储和加密。
泡在实验室的时光和日积月累的知识不会“欺骗”自己。如今,张世杰已经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与SCI论文9篇,申请专利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去年,张世杰代表鲍鱼直播参与亚太光学制造会议暨国际先进光学制造青年科学家会议,就自己的课题作了口头汇报,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被授予“优秀学生论文奖”。
张世杰
让小艾草摇身变为“黄金叶”
做科研的目的不止是发论文,关键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造福更多的人。张世杰改写过一句话——“坐在实验室里都是问题,走出去实践都是办法”。张世杰选择走出实验室、迈向农田,在实践中碰撞科研创新的火苗,在实践中将科研的成果落地。
张世杰组织10余名同学组成跨学科团队,深入皖北乡村,推进‘A艾智农’的科创项目:“我想,把论文写在绿水青山之间,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这正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建设‘产业兴旺’的乡村,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张世杰调研艾草的种植和生长情况
“A艾智农”项目通过改良土壤和检测艾草挥发油成分对艾草进行品质分级,使不同品质的艾草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效益,帮助村民实现利润最大化。张世杰负责的是艾草的光学检测这部分,通过检测艾草挥发油的有效含量,对艾草进行品质分级。这样一来,农民可以更方便地判断艾草的等级,将品质较为一般的艾草以寻常价格卖出,用于做“艾灸”等养生项目的材料;而高品质艾草则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用于制作“艾草枕头”、“艾草精油”之类持效性和抗菌性强的产品,助力小艾草摇身变为“黄金叶”。
农民增产增收,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张世杰也被亳州守望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聘请为涡阳守望者艾草科技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的科技副总……该项目也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铜奖、上海市金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海市银奖。团队成员还一起走进小鲍鱼直播园,向当地的孩子们科普家乡的艾草产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项目助力小艾草摇身变为“黄金叶”
用行动诠释党员担当
如何将“党建”与“科研”融合?专业学习和科技创新怎样促进支部建设?在担任光学工程(学硕)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期间,张世杰提出“模拟组会”的支部活动新形式,将研究生的日常组会“搬进”支部里,学生党员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卡脖子”技术,分享科研成果和想法。支部将党旗插在科研一线,将支部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坚强堡垒。2023年,支部获批上海市“百个学生样板党支部”。2024年,支部获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张世杰将研究生的日常组会“搬进”支部
翻开张世杰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写满了一个青年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加入了鲍鱼直播的先锋宣讲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宣讲60余次;担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组织参与学代会、研代会、科技创新赛事、校际交流、校企(区)合作、进博会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等,总计近50次;号召专业所有师生党支部,组建光子先锋志愿服务队,联合社区党支部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5000余小时……
张世杰作为博士生“小叶子”服务进博会
谈及未来,张世杰想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一是因为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要深入学习下去;二是喜欢和人交流,想要和学生们多多沟通,帮他们答疑解惑,让更多同学体会到光学的魅力,在光学领域深耕下去,不断发扬科学精神,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文:李卉云、游思语